师徒结对促成长 亦师亦友共前行
五台县实验小学网讯:金秋风景如画,十月天高云淡。为持续深化县教科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“五个一”活动,认真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帮扶作用,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,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,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,五台县实验小学如期举行“师徒结对”示范课展示活动。2022年10月13日上午,包年级领导王校长和徒弟张振婷老师共同听了来丽华老师给四(10)班孩子们上的一节语文公开课《爬山虎的脚》。
来老师的《爬山虎的脚》一课,构思巧妙,流程清晰,语言亲切,整节课对每位学生的回答都能仔细的聆听并且及时点评。
课程伊始,来丽华老师从爬山虎的位置和叶子导入,指出爬山虎是一种喜阴植物,貝有旺盛的生命力,它的叶子之所以那样美,绿的新鲜、看的舒服、铺的均匀、排列整齐、充满了勃勃生机是因为爬山虎的脚。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爬山虎脚的位置、形状、颜色,爬山虎是怎样爬的?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有什么不同?让同学们进行深入细致地读课文。课堂紧紧围绕着这些问题,带领着学生们走进了课文,跟着观察高手学观察,争做观察小达人。
来老师让孩子们自己读课文,从文中找出的爬山虎爬上墙的关键动词“触、巴、拉、贴、”以及“一脚一脚”并让同学们当堂用动作展示,用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。读完又让同学们讨论把“巴”换成“粘、挨”,把“一脚一脚”换成“一步一步”好吗?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只有“巴”字才能体现出爬山虎在努力的增大接触面向上爬,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爬山虎并不像其他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向上爬,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;再爬,必须再长一个新脚,从而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和用词的准确。
最后,来老师引导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写法:一要观察细致,二要抓住特点观察,三要注意事物细微的变化,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,让学生了解具体的观察方法,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,学生更容易掌握。课后老师要求学生仿照《爬山虎的脚》的作者的观察方法,观察一种植物,先从远处看,再从近处看,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、叶、花,看看有什么特点,再把它具体写下来,读写结合,学以致用。
这节课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,“以学定教、顺学而导”,重点研读爬山虎的脚的特点,采用多种方法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。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,这节课教师非常重视读。除此之外,还运用了多种方法,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爬山虎的脚的特点;在读思议结合中更深体会课文的内容。
深耕课堂、潜心育人是教师的使命,为了促进自我成长,优化课堂,课后进行了统一评课,听课老师们纷纷发言,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,帮助来丽华老师进一步提升授课水平和能力,来老师也认真记录并听取了其他老师的建议,张振婷老师也谈了本节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受。今后,我们五台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必将坚定探索步伐,砥砺前行,继续以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,构建高效课堂。通过观课、评课活动,相互学习、取长补短,提高教学成绩,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